户外常识 分类>>
交通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交通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1)高速行驶时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清晰度不良,对道路交通情况辨认不准确 (2)在复杂路段、匝道、岔口超速行驶时,驾驶人无法及时观察各种动态,不能获取足够
的道路信息,难以对路面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3)高速行驶时,不能正确判断所驾机动车和其他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的速度 (4)高速超车、会车,驾驶人不能正确把握距离和相对运动关系,易发生追尾或刮碰事故 (5)超速行驶造成超车、会车的机会增多,路面情况变化频繁,行驶间距缩短,驾驶人心
(1)超过道路限定的最高车速或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 (2)在人行横道线)转弯前不减速,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 (4)行车中,跟车距离近、抢行、加塞,高速公路行车不遵守限速规定 (5)夜间行驶或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 条件时不降低行驶速度等
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已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是道路 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 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从安全驾驶行为的角度看,车辆行驶中超过法律限定的高车速或限速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 法律规定应该减速而未减速行驶的,都属于违法超速。具体表现:
2006年8月9日13时27分,云南省巧家 县驾驶人刘某某驾驶某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所 属的大型普通客车,乘载35中专学生(核载 35人)由巧家县驶往昭通市途径巧家县境内 鲁铅线米一连续下坡急弯处,因 车速过快,转弯不及,冲出路面后坠入100 米深崖下牛栏江中,致24人死亡、11人受伤。
2014年8月9日16时25分,自治区拉萨市尼木 县境内,一辆大巴车与一辆越野车和皮卡车碰撞,大巴车 坠入悬崖,事故发生时三车或处于下坡路段,目前已造成 44人死亡,11人受伤。据了解,事故发生时,这一带的 天气晴好,视野也比较开阔。但是,记者观察发现,事故 发生路段正好处于一个类似锅底的地方。也就是说,事故 发生的时候,涉事的三辆车很可能都处于行驶速度比较快 的下坡过程中。
违法超速行车时,驾驶员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心理恐慌状态,容易疲劳,从而出现操作失误。 一旦遇到险情或紧急情况,往往因反应不及时,酿成交通事故。驾驶人驾驶车辆超速行驶越多, 安全系数越小,可能出现的险情也就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超速行驶,极易发生碰撞米乐M6、 倾翻等重特大交通事故。
全世界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60万人。在我国,每 年死亡超过10万人,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居 世界各国之首。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流量增长较快,由于一些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 强,使得道路上的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我国每年交通事故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因超速行驶(14.06%)、违法占道行驶(4.76%)、违车(4.40%)、酒后 驾驶(4.21%)、疲劳驾驶(2.16%)、违法超车(3.36%)、违法装载(2.78%) 等违法行为造成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36%以上。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来源于违法行车、无德驾驶。具体表现在:不遵法行车、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 差、无职业道德。
在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交通肇事占事故总数的 90.4%,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数90.3%。
(2)转弯前不减速。车辆转弯时,应在转弯前及时减速,缓慢转向。通过弯道尤其是较急 的弯道前不减速或转向过急,更容易造成翻车事故。
(3)跟车距离太近。随前车行驶时,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跟车距离太近,就意味着与前车速度不适应,超速行驶,当前车制动过急或紧急制动,必 然会发生车辆追尾事故。
理和体力消耗增加,易于产生疲劳 (6)超速行驶时,驾驶人对情况的处理时间缩短,接近或者超过生理反应时间极限,容易
(1)人行横道线前与行人抢行人行横道线是为行人横过道路而设置的安全通道,车辆行至 人行横道前应减速行驶,及时给通过的行人让行。
车辆行至人行横道线前加速行驶,不让行,甚至与行人抢行,往会发生与行人碰撞事故, 容易受到伤害的是行人。